老曾博客18
论文10
电网企业以错误的发展思路指导编制的
“三华”交流特高压电网规划不足为据
由刘振亚等28人完成的《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2008年版)》,被指定为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唯一的一项“特别奖”(见2010年8月26日《国家电网报》)。从此,这一《规划》成了不可逾越的教条戒律,国网系统几乎所有发展战略、电网规划设计、输变电工程前期研究、电网建设及运行规则制订等等一切都“以特高压电网规划为指导”、以加快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原则为基础依据。一切“按照特高压电网规划”实施,便也免去了所有交流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必要性所必需的系统论证。
鉴于全国电网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事关国家电力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人通过解读电网企业的特高压电网规划报告,深切感到国家能源、电力统一规划的严重缺失。为给业界提供警示,特提出简要读后感,予以交流。
《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2008年版)》有总报告及其10卷分报告,这套报告以构建“五纵六横”“三华”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用“一特四大” (特高压、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的既定框框统领全过程,提出了电网垄断企业意欲强制实施的电网发展目标。前三卷分报告的电力流向、输电方式和目标网架应是本规划设计最关键的内容,但几卷报告都是在重复特高压电网的广告解说词,停留在一些概念上作文章,所谓论证都是主题结论先行,内容尽是空话、套话。后几卷电气计算报告都不过是在指定交流特高压网架下所作的命题作业。
电力流向及规模研究报告全是数字罗列,晋、陕、宁、蒙、新地区电力外送规模缺乏国家综合规划依据,报告就指定大型煤炭基地的外送规模,指定受电比例;究竟是哪一个电源基地的电送往哪一个缺电地区消纳?送多少电?都是捆绑在一起的糊涂账;一些简单的计算结果也存在大量错误。
大型电源基地外送输电方式研究报告和特高压电网目标网架规划报告,都只是在描述方案,按照以1000千伏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输电能力5倍的错误概念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的思路和设计原则,完全把人们引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在电源基地电力外送输电方案说明时,报告就因有一个交流特高压电网而要用特高压输电方式外送;而在目标网架规划中,报告则以电源基地有成千万上亿电力外送要用特高压输电为由来建交流特高压电网;实质性的问题都没有不同方案(不用特高压交流的方案)的比较。电源基地电力都注入“子虚乌有”的“三华”交流特高压电网,完全回避各个电源电力的具体去向;为形象地提高特高压电网的输电容量,电源接入交流特高压站汇集,近区负荷用特高压降压供电,大量电力人为地形成短距离特高压升压、降压,以巨大的设备、资金浪费来制造交流特高压输电能力的假象。整个报告指定输电方式,就是没有另一个电网格局方案的比较,更没有经济比较分析,完全值交流特高压输电方案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经济于不顾。
特高压电网安全性研究报告针对指定的交流特高压电网,仅仅是按电网规划设计的常规要求,进行了静态、暂态、动态安全稳定性计算分析,罗列了计算结果。潜在的电力系统因事故连锁反应而造成系统运行崩溃以致大面积停电的恶性事故,是无法通过仿真计算出来的。“三华”电网所发生连锁反应事故的概率增加、影响范围增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不可预见故障,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研究报告根本不敢就此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2008年版)》整套报告只不过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结论,而后编造的一份说明书,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缺乏科学、客观、公正的论证过程,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起码要求,规划研究结论是不可信的。
后续有过更新版本,国网公司于2010年四月提出了《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2009年版)》,但仅仅一卷报告,秉承既定方针作了局部改动,仍然没有不同电网发展格局方案分析研究,远离科学、客观规划论证的基本要求,只不过是特高压电网实施方案的修改说明书或宣传广告词,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
全国电网发展呼唤能源、电力、电网的国家科学、客观、统一规划!
(2011年3月15日稿)
注:网友参与技术交流的方式参见《博客平台改版告白—落实开博宗旨的无奈举措》的博文。
0
推荐